一、无菌技术概念
1、无菌技术 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办法;或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或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4、有菌区 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护士必须加强无菌观念,正确熟练的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2)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
(4)无菌物品不得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5)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无菌区应在护士的腰部以上,并且应面对无菌区。
(6)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内取出,即使未被使用也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7)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的日期。
(8)打开的无菌包如未被污染可保持24h有效。
(9)铺好的无菌盘4h有效。
(10)无菌操作过程中不得跨越无菌区。
(11)不要向无菌区喷嚏或咳嗽,尽量少说话。
(12)一套无菌物品只能用于一个患者,以防交叉感染。
三、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存放使用
(1)医务人员领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要有领用登记记录。
(2)使用前要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做到一针一管一人用。
(3)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科。
(4)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cm,距天花板50cm,距墙壁5cm,按失效期的先后顺序置放,禁止与其他物品混放,不得将标识不清、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临床使用。
(5)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前,应认真检查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标准、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等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和采购部门报告。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由供应室或专人负责回收,统一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