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口内临床诊疗过程中,口腔放射影像结合了不同的技术和视野,通常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去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可为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参考,也被作为临床医生的常用诊疗方法,口内放射影像包括根尖片,牙合翼片及牙合片。
一般拍摄口内片可以总结成7个步骤:
1. 设置曝光时间 2.调整患者的位置 3.准备并安置传感器
4.对齐球管 5.曝光传感器 6.处理传感器 7.检查图像
拍摄根尖片一般有两种投照技术:
1. 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这是拍摄口内片的常用方法,该技术基于几何学中的平行原则,胶片放置尽量靠近牙齿并与牙长轴平行。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所产生的影像变形最小。为了达到牙长轴与胶片的平行,将胶片稍稍远离牙齿,使之靠近口腔中心。但由于X线束从球管中发出后会散射,X线穿过牙齿会在传感器上投射出比实际牙齿稍大的影像。为减弱这种放大作用,可采取两种办法。第一,减少胶片与牙齿的距离。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有时候很难实现,如上颚的结构使胶片很难与牙平行靠于牙上,还有些患者开口度很小,导致传感器或胶片在口内达不到理想的位置。第二,长球管的应用。射线穿过牙时几乎为平行的中心线,而且基本消除了可以造成X图像放大和变形的散射线。
2. 分角线投照技术:原则是分角技术在尽可能减小变形失真的同时,能够清晰的呈现最佳影像。基本原理设计是根据等腰三角形内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原理。
将传感器放在口腔的舌侧或颚侧,牙长轴与胶片平面成一夹角,定点为A(三角形定点),该夹角被一假想的直线平分成一条共用边的两个相等的角。X线中心线的一条直线与分角线垂直。应用等距原理,斜边AC与AB等长,所以胶片上牙的图像与实际图像等长
长球管进行分角线技术投照时的平均垂直角度:
部位 | 上颌 | 下颌 |
磨牙 | +25 | 0 |
前磨牙 | +35 | -5 |
尖牙 | +45 | -10 |
切牙 | +45 | -15 |
牙合翼片 | +6 — +8 |
角被一假象的垂直平分线分成有一条公用边的两个相等的角后,X线中心线的一条直线与分角线垂直。参考地面水平方向,垂直角度可分为正角和负角,地面水平方向以上的为正角,以下的为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