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宝宝长时间含着奶嘴,使门牙长时间浸泡在牛奶/奶粉中而引发的龋齿。奶瓶龋的最常表现,为门牙及邻面牙齿的大面积龋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波及到尖牙,甚至后面的磨牙。但是由于奶瓶龋在初期时的表现并不明显,但因为宝宝的牙齿相对较薄,钙化程度也比较低,当父母们发现时,龋坏的情况往往已经非常严重,破坏面积也相当广。
1.为什么会有奶瓶龋?
奶瓶龋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父母们一边喂奶,一边哄宝宝入睡。即便宝宝已经喝饱了,也往往因为心疼而舍不得将奶瓶抽离,更不用说让宝宝漱口再重新入睡了。久而久之,自然逃脱不了奶瓶龋的纠缠。
2.如何预防奶瓶龋?
鉴于会发生奶瓶龋的宝宝,往往年纪还较小,无法自觉到位地清理干净自己的口腔,这时候就少不了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代劳。
①.不要让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含奶瓶。牛奶、婴儿食品和果汁全都含糖,如果含糖饮料在宝宝牙齿上停留太久,就会导致龋坏。
②.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戒掉含奶瓶的习惯,那么睡觉期间或两餐之间让宝宝含奶瓶的时候要注意:奶瓶里只能装水。
③.早晚都要给宝宝刷牙,尤其是晚上,即便喂完夜奶,也要坚持让宝宝漱口后才能入睡。
④.定期带孩子看牙医,牙医的专业诊断或许能够帮宝宝挽救尚未被发现的龋齿。
防龋小点子
①.合理膳食:
保持饮食均衡,特别需要注意蔗糖的致龋力非常强,所以要限制蔗糖、超出人体需要量的淀粉等的摄入。许多零食如小甜饼、糖果、干果、软饮料、炸土豆片,所含的蔗糖和淀粉,与牙齿上的菌斑结合产生酸,这些酸会侵蚀牙釉质,导致龋齿发生。
②.认真刷牙:
在婴儿乳牙萌出前家长应为婴儿刷牙,可用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的牙龈。2~3岁开始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孩子十岁前,家长应经常检查孩子的刷牙姿势和方法,还可以亲自动手辅导帮助孩子完成刷牙。
③注意口腔卫生:
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睡前不进食。
④.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口腔,特别是年幼易患龋的小朋友。因为幼儿牙齿邻面容易患龋且不易发现,建议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口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